关于生活,美食,旅行,感知的琐碎

关于

这一篇贡献给内战时期的中国,一个动荡又传奇的年代。

乱世不仅会出英雄,也会出才子佳人,更会出无数流离与分别。那种流光溢彩后骤然而至的悲怆和凄凉,让民国史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风韵。我向来都记不住历史课本里的重点,那些动乱那些战场在政治话术的文本里总显得格外疏离,而当历史融入个体故事的脉络时,它才得以以最动人也是最残酷的方式把自己展示的淋漓尽致。

一把青大概是我耗时最久才看完的一部剧,断断续续拖拉了整整一年,实在是沉重到不得不暂停缓息。最开始先是看到了朱青和郭轸的结婚合影,连简介都没怎么认真读,就先为了吴慷仁放进了收藏夹,然而看了剧才发现原来吴慷仁半路就领盒饭了。原本以为一把青是典型的琼瑶言情剧套路,乱世里的才子佳人上演生离死别,但看完整部剧才发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。它不仅仅是空军飞行员和眷属的故事,更是延绵不断的完整家国史。战争给每一个人都留下了创伤和烙印,没有人幸免。

每次把一把青推荐给朋友之后,朋友总会跑来问,男主角半路就挂了还有什么看头,殊不知整部戏的重头其实是在郭轸阵亡后才铺天盖地席卷而来,压得人喘不过气。郭轸走了,但他也带走了那些爱他恨他的人。小朱青再也找不回来,大队长在永恒的愧疚里自我折磨,小顾在未来的岁月里不再有年少的轻狂。那一场从东北的撤离,扯散了十一大队,扯散了仁爱东村,即使再聚首,亦是物是人非,貌合神离。

整部剧最让我折服的一点,是展现了一条完整的时间线。海峡一边的作品往往总在1949戛然而止,仿佛记忆可以在某一个瞬间重新清零,未来只有美好和光明。但历史并不是断点,那些曾经的伤痛并不会消失,它会伴随着历史洪流里的小人物,成为余生无法磨灭的伤疤;战争也不会在一瞬间无影无踪,那些利益驱动的不甘支撑着残存的努力,成为海岛上的人们劫后余生里挥之不去的梦魇,而这部剧里的每一个角色,都没能逃出历史的羁绊。那些在战争里活下来的幸存者,却因为战争的记忆而获得了此生最大的不幸。师娘活在被迫杀人的不安里,小周活在企图重塑仁爱东村的假象里,朱青活在失去郭轸后的自我麻痹和放弃里,大队长活在放弃队友的自责中,小邵活在各种难以两全的纠结里,就连小墨婷历史也没有留情,那些一个个走进她生活又消失的飞行员,让她对于亲情友情爱情都有了时代特有的认知。

我本来是极其瞧不上小顾的,就因为一个字条对朱青起了执念,闹得鸡犬不宁。可到头来却发现,小顾可怜到让人心疼。朱青不愿意和他交接,汪颖也不愿意和他交接,别人走了至少还有人帮忙收箱子,而孤身一人的小顾却连这个念想都没得有。临去广西前,小顾在酒吧里偶遇了汪颖和朱青,自嘲地说我总算有家了,真的太让人心酸了。可最后的最后,小顾还是没有家,飞行员的箱子还是老巩踉跄着抢了回来。断线的风筝,终有几人记得。

看最后几集的时候,刚好在读Last Boat out of Shanghai,简直成了双重毒药。如果说一把青是战后毒药,Last Boat就是战前毒药。内战史总会因执政立场而以特定的角度叙述,但历史中每一个人物的悲欢离合,是脱离政治色彩的人间真实。Helen Zia通过经历了内战颠沛的四个人,勾勒了那个时代上海的日常。读到一些细节的时候,总会生出些许共鸣,那个时代在外公外婆的回忆里,的确就是那个样子的呢。那些撤离去台湾从此两岸相隔不知生死的亲人,那些弥漫在城市里对于未知政权的恐慌,那些困难年代从台湾经过香港寄来的食物补给,那些三通前通过身处美国的亲戚进行联络的迂回,是那一代人共通的经历和记忆。这些经历了动荡的人们大多垂垂老矣,他们走后,将不再有人能以亲历者的角度回述这段历史。生者如斯,且行且珍惜。

这本书的另一大贡献,或许是让上海这座城市,在历史的绵延里,愈发像毒药般迷人。这座城市的洋气,与生俱来,它一直就是洋气的,即使这种洋气来的有些无奈。多国划分的租界区,英文命名的街道,来往的洋人,指挥交通的红头阿三,传教士开设的学校,这些外来的元素,一直就在上海成为城市的成长血脉里。洋气的背后是历史的厚重,民国几十年,上海承受了远超过其他地区的波折和动荡。兴衰成败,尔虞我诈,曾经充斥了这座城市,也造就了这座城市的传奇。下次再去上海,那些梧桐蔽日的街道,或许又有了新的模样。

过去的一周,阿富汗霸占了新闻头条。外媒描述的撤离故事,简直就是历史的翻版。无尽的恐慌,涌入大城市的人潮,买不到的飞机票,拿不到的签证,飞往美国的最后一班飞机。许多年前的那个夏天,也曾有人如此般绝望和无助。多年以后,世界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,那些战争造成的创伤,始终不曾散去。

评论
热度(25)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浮生·琐记 | Powered by LOFTER